pmp風險評估屬于哪個過程,是應先記錄還是先評估
風險知識領域是PMBOK中非常重要的領域,自第六版PMBOK更新以來,其過程數量達到了7個,可見PMI對該領域的重視,所以涉及風險的考試題也多了起來。在做題過程中,很多學員對風險應該是先記錄還是先評估感到困惑,本文就為各位學員進行相關的剖析。
在進行講解之前,我們先來做一道風險題目熱熱身,看看大家對風險知識的掌握情況:
例1.一家公司正在開發一款產品,但由于監管要求,該產品在某些國家可能會延遲,項目經理應該怎么做?
A.將其作為一個高層級風險收集在項目章程中
B.更新風險登記冊
C.更新風險管理計劃
D.為項目相關方溝通該風險
在這道題中,我們看到了“可能”倆字,這就是風險的代表關鍵字,識別到了風險應該先干嘛呢?
解析:答案B。本題考識別風險輸出—風險登記冊。項目中識別了風險,那么首先應該記錄在風險登記冊中。本題不能選A,只有在啟動過程組才有高層級風險,當前正在開發產品,已經過了啟動過程組,而且高層級風險屬于風險類別,不能選。
這道題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正在備考的學員都知道識別了新風險應該將其記錄在風險登記冊中。這里注意,千萬別把新風險記錄在風險管理計劃中,風險管理計劃是風險過程的指導文件,其中是不記錄具體風險的。
好了,那么我們來看看以下兩題,你能不能答對?
例2.一位經驗豐富的項目團隊成員通知項目經理,一個新風險未在風險登記冊中列出。項目經理首先應該怎么做?
A.與整個團隊開會,討論項目可能遇到的其他潛在風險
B.更新風險登記冊
C.告訴成員繼續進行項目工作,因為風險可能不會對項目產生重要影響
D.分析風險
例3.在執行一個道路維修項目期間,風險減輕程序和工作的預算減少,項目經理首先應該怎么做?
A.執行風險分析
B.提交變更請求
C.更新風險登記冊
D.修訂成本基準
這兩道題是不是感覺跟例1是一樣的?那我們先看看答案。
例2解析:答案B。本題考識別風險輸出—風險登記冊。項目中發現了新風險,應該先更新風險登記冊。
例3解析:答案A。本題考監督風險工具—會議。根據題意,我們了解“風險減輕程序和工作的預算減少”,這可能是之前已經識別到的風險,現在遇到對風險的變化進行分析,分析之后再更新風險登記冊。
是不是感覺例3有點不對勁?不是說好了有風險要先記錄么,怎么先分析了?
大家應該都知道,風險領域有個過程叫做監督風險,監督風險有個工具是會議(風險審查會),這個會議個內容包括:刪除舊風險、評估當前風險和識別新風險,這個工具專門用來做風險評估和分析的。這個過程的輸出—項目文件更新,更新的內容主要是風險登記冊。我們都知道一個過程的順序是先參考輸入,再使用工具,然后產生輸出。所以已識別風險如果出現了變化,那么是先分析,再更新風險登記冊的。
那么這個例3的內容和例1、例2有什么區別呢?例1和例2描述的都是識別了新的風險,例3是已經識別了風險,在項目中這個已識別風險發生了變化。那么對待這兩種風險,我們做題的順序就不同了。
我們可以總結為:如果識別到了新風險,那么直接記錄風險登記冊即可,然后再進行風險分析,比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等;如果要是已經識別的風險發生了變化,比如概率發生了變化、影響發生了變化、流程發生了變化、儲備發生了變化等,那么就應該先分析、評估,再更新風險登記冊。
既然講到了監督風險,那么我們再看一題:
例4.一個項目接近完工,這時項目經理發現一個新風險。發現這個風險時,項目經理執行的是什么活動?
A.識別風險
B.定量風險分析
C.風險審查會
D.風險審計
發現了一個新風險,你是不是覺得屬于識別風險過程該做的事?很遺憾,這道題選C。
解析:答案C。本題考監督風險工具—會議(風險審查會)。應該定期安排風險審查,來檢查和記錄風險應對在處理整體項目風險和已識別單個項目風險方面的有效性。在風險審查中,還可以識別出新的單個項目風險(包括已商定應對措施所引發的次生風險),重新評估當前風險,關閉已過時風險,討論風險發生所引發的問題,以及總結可用于當前項目后續階段或未來類似項目的經驗教訓。
看到解析中紅字部分了吧,這個過程也能識別新風險。那么監督風險過程和識別風險過程到底怎么分辨。這里給大家介紹一個簡單方法:首先識別風險過程在項目的全管理生命周期中都可以開展,但如果如例4一樣,選項中同時出現了識別風險和監督風險,那么要看項目是規劃完成。項目如果還沒規劃完,識別新風險就是識別風險過程;如果項目已經在執行,識別新風險就屬于監督風險。
PMP備考學習交流QQ群:667625965(點擊一鍵加群)